avatar
文章
46
分类
10

友情链接
CHUNGLAM
友情链接

CHUNGLAM

【Database】性能调优学习笔记(2)- 查询优化、使用外部工具、库表优化
发表于2021-09-29|Database
前言     SQL 查询优化,可以分为逻辑查询优化和物理查询优化。 对于数据表的查询操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要写出效率高的SQL语句,即逻辑查询优化。 而物理查询优化简单的来说就是瑞和搞笑的建立索引,通过索引来做各种优化。逻辑查询优化 上述的逻辑查询优化,就是通过写法,让SQL执行的效率更高,例如: exists和in子查询,会根据小表驱动达标,即小表在外层,大表在内层。 在where子句中尽量避免对字段进行函数运算,这样会让字段的索引失效。物理查询优化 通常情况下,索引的建立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建的,并非所有情况下建立索引都会让查询效率变高。 如果数据的重复度比较高,就不需要创建索引。 注意建立的索引字段是否被额外的使用。例如:逻辑查询优化中说到的第2点。 注意联合索引对索引使用的影响。联合索引非常注重索引的顺序。 注意多个索引对索引使用的影响。每个索引都需要存储空间,索引越多所需的存储空间越大。同时过多的索引也会导致优化器在评估的时候增加了筛选出索引的计算时间,影响评估效率。 学习参考来自课程《SQL必知必会》
【Database】性能调优学习笔记(1)- 优化表设计
发表于2021-09-27|Database
前言     一般来说,优化表设计有一些原则: 设计表结构尽量满足三范式 有时有可能追求效率可以进行适当冗余字段,进行反范式设计 表字段的数据类型选择,同样关系到了查询效率的高低和存储空间的大小 数据库范式     一般情况下,使用设计出符合数据库范式的表结构,有利于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严谨性,但有些时候为了效率可能会进行反范式设计,下面会有相关的记录。 常用的数据库范式有3种,分别是:1NF(第一范式) | 2NF(第二范式) | 3NF(第三范式)。一般来说满足3NF,那么必定满足2NF,以此类推。个人觉得一般的解释都比较抽象,下面会配合着相关的例子、解释,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记录。在此之前对一些名词做出一些解释:比如现在有张表1Student,字段为:Number、IdNumber、Name、Age、ClassId;表2Class,字段为:ClassId、ClassName 超键: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叫做超键。例:R1(Number、IdNumber)或者R2(Number、Age)就是超键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四章 -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2)
发表于2021-09-27|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是指项目从启动到收尾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项目生命期的共同特征 1、在项目初始阶段,成本和人员投入水平低,在中间阶段达到最高,当项目接近结束时则快速下降。 2、在项目初始阶段不确定性水平最高,因此不能达成项目目标的风险是最高。 3、在项目初始阶段,项目干系人影响项目的最终产品特征和项目最终费用的能力最高,随着项目的继续逐渐变低。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一般将软件开发分为:可行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如二次开发或者升级项目。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划分为4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客户评估。其强调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的阶段:初始、细化、构建、交付。其适用于需经过多期开发完成的项目。 V模型 V模型清晰的描述了测试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 编码 <-> 单元测试 (单编) 详细设计 <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四章 - 项目管理一般知识(1)
发表于2021-09-27|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项目的概念 项目的目标包括:成果性目标、约束性目标。 项目的目标特性:不同的优先级、层次性。 项目的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性。 项目经理 一般要求:足够的知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职业道德、领导和管理能力。 事业环境因素 实施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机构。 国家或行业标准。 现有的设施和固定资产。 实施单位现有的人力资源、人员能力等。 当前的市场状况。 项目干系人对风险的承受力。 行业数据库(具体指一些国际标准之类的自身不可更改数字)。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过程资产 过程和程序。 组织的全部知识。 凡是可裁剪的、可选择的均为组织过程资产。 凡是不可选择的、只能适应的均为事业环境因素。 凡是带系统的一般均为事业环境因素。 凡是带程序的一般均为组织过程资产。 项目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矩阵型组织(弱、平衡、强)、项目型组织 职能型组织 项目经理权利 < 职能经理 项目型组织 项目经理权利 > 职能经理 弱矩阵型组织 项目经理权利 >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三章 -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4)
发表于2021-09-2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大数据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 五V特点: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高速)、Veracity(真实性) 大数据关键技术 数据采集:主要是用的技术是数据抽取工具ETL。 数据存储: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数据管理: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比较常用的有MapReduce。 数据分析与挖掘:根据业务需求对大数据进行关联、聚类、分类等钻取和分析,并利用图形、表格加以展示 -- 大数据管理存储技术:GFS、HDFS、NoSQL -- 大数据并行分析技术:MapReduce 云计算 定义: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大型计算能力和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 云计算的特点 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潜在的危险性 云计算的架构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的分类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三章 -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
发表于2021-09-2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OSI七层协议 物理层:物理连网媒介。 数据链路层:把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网络层:将网络地址(IP)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 会话层:负责在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数据的处理与转换。 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 网络协议和标准 IEEE 802.3 标准以太网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协议 TCP/IP层次模型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DNS(域名系统)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传输层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层协议 IP 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网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三章 -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2)
发表于2021-09-2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对象行为。 类:实体的形式化描述,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抽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封装:将相关的内容组装成一个单元模块。 继承:类与类之间的层级关系(父子)。 多态: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没有定义该如何做。 消息: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组件:软件系统中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门,封装了模块功能的实现。 复用:已有的内容可重复使用。 模式 统一建模语言UML9种常见的图及说明。 用例图: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 类图:描述系统的对象结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类似类图。 组件图:展示一组件之间的组织和依赖。 部署图:描述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物理架构。 状态图:说明对象可以经历各种状态。 序列图: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 协作图:强调收发消息的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三章 -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1)
发表于2021-09-26|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广泛、分阶段依次进行、每个阶段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 原型法:先出原型,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最终的需求。 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表示客观事物,通过分析、设计、实现三个阶段实现。 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架构方案设计、架构设计、数据库存储的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系统架构 对整个系统的分解,既要纵向分解,也需要对统一逻辑层分块,进行横向分解。系统的选型主要取决于系统架构。 设备、DBMS及技术选型 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 软件需求 所定义的需求必需可以被验证。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系统的边界、并详细描述出系统需求。 软件需求的三个层次 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 软件测试的分类 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 白盒测试: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来测试。 黑盒测试:根据功能点,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和黑盒之间,多用于集成测试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二章 - 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管理
发表于2021-09-2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IT服务管理(ITSM) 核心思想: 三大要素:过程、人员、技术 二次转换的概括:技术 → 流程 → 服务 补充: 服务台:建立统一运维服务的入口 事件管理:解决突发事件,保证IT系统正常稳定 问题管理:分析时间,找出原因,降低再次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变更管理:确保所有的变更得到评估、批准、实施、评审 配置管理 发布管理 ITSS组成要素 IT服务由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资源(Resource)组成 → 简称PPTR 人员:正确选人 流程(过程):正确做事 技术:高效做事 资源:保障做事 IT服务生命周期 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 信息系统审计 目的是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及建议 其关注之处可被分为3类: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 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组成 1、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与组织。 2、信息系统技术基础设施与操作实务。 3、资产的保护。 4、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 5、应用系统开发、获得、实施与维护。 6、业务流程评价与风险管理。 信息系统审计的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一章 - 信息化知识
发表于2021-09-2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学习笔记均来自鲜知教育配套PPT,后自行总结 信息的基本概念 人物:维纳、香农 本体论: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主体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 信息的传输模型 噪声 ↓ 信源 → 编码 → 信道 → 解码 → 信宿 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 编码器:如量化器、压缩编码器、调制器 译码器:解调器、译码器、数模转换器 噪声主要对信道产生干扰。 信息质量属性 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系统的特点 目的性、可嵌套性、稳定性、开放性、脆弱性、健壮性(鲁棒性)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立项 → 开发 → 运维 → 消亡 立项阶段: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确定立项。 开发阶段:进行总体规划,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验收等工作实现并交付系统。 运维阶段:交付后进入该阶段,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消亡阶段:更新改造、功能拓展、废弃重建。 信息化 主体:全体社会成员。 手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时域:一个长 ...
1…345
avatar
CHUNGLAM LO
文章
46
分类
10
公告
Go Go Go
最新文章
【EM4】Market - What foods do you have in your refrigerator?2022-06-23
【EM4】Appearance - What someone looks like?2022-06-22
【Note】C#基础知识(4)2021-11-10
【Note】C#基础知识(3)2021-11-09
【Note】C#基础知识(2)2021-11-09
分类
  • Common5
  • Dapper1
  • Database4
  • DevOps1
  • EF Core1
  • English2
  • JPush1
  • Solution2
归档
  • 六月 20222
  • 十一月 20216
  • 十月 202121
  • 九月 202111
  • 六月 20212
  • 十一月 20201
  • 十月 20201
  • 九月 20201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46
最后更新时间 :
©2020 - 2022 By CHUNGLAM LO
粤ICP备19076664号